经过漫长的等待,“阳光动力2号”终于在前天夜里抵达南京,一场盛大的“航空趴”也随之展开。
虽然“阳光动力2号”还要在南京呆上好些天,但机场严密的安保措施,让不少粉丝望而却步。昨天,记者零距离接触了这架高科技“大蜻蜓”。它神奇在哪里?我们为您一一道来。

和普通飞机相比,“阳光动力2号”的翅膀似乎特别大,达270平方米。近距离观看,设计者没有按照惯性思维,把太阳能电池安装到机翼上。
原来,这是“阳光动力2号”“瘦身”的一大成果,为了尽可能减轻飞机的重量,工作人员直接用太阳能电池组装成了“阳光动力2号”的机翼,就像是“太阳能皮肤”一样。
被航空迷们戏称为“大蜻蜓”的“阳光动力2号”,另一大优点是轻巧。记者了解到,机身总质量的四分之一拿来携带飞行所用电池,“藏”在了机翼的下表面。4个直径4米的螺旋桨,可以通过电池中储存的能源昼夜提供驱动力。
工作人员测试供氧系统。
3.8立方米空间,存了一周食物
驾驶舱是整架飞机最神秘的地方,漫长的旅途,飞行员如何才能不被“憋坏”?
别担心,“阳光动力2号”的驾驶舱不仅有着大飞机驾驶舱的高精尖设备,还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原理,3.8立方米的小型空间装备精良得令人惊讶。
飞行员们的座椅不仅可以调节躺靠的位置,还有可以充气的衬垫,甚至可以立即转换成床和厕所。座椅的前下方隐藏了一个充当厕所的开放型装置,座椅背后还有一个内置的生存工具箱,里面有供发生事故时使用的降落伞和救生筏。
为了最大程度地减轻飞行重量,驾驶舱中并没有增压系统,飞行员爬升到3600米以上时,需要尽快供应氧气。因此,飞机上除了储存一周的食物和水,还有供高海拔飞行阶段使用的6瓶氧气。